拉挤模具在复合材料成型中的双重角色
更新时间:2025-07-17 关注:19
拉挤模具作为核心成型工具,同时服务于模压和拉挤两种主流工艺。随着新能源汽车轻量化需求的爆发式增长(据中国复材协会2025Q2数据,拉挤制品年增速达18%),精准区分两种工艺对模具设计的影响显得尤为关键。
1. 拉挤模具在模压工艺中的应用
模压工艺依赖高温高压下的间歇式生产,拉挤模具在此过程中需具备:
加强的承压结构(通常采用H13模具钢淬火处理)
快速开合模系统(2025年主流配置液压同步机构)
精确的温度分区控制(最新智能温控系统误差±1.5℃)
典型应用如宝马iX5氢能电池盒生产,单个模具日循环次数达200次以上。
2. 拉挤模具在连续拉挤工艺中的特性
连续拉挤工艺对模具提出不同要求:
超长模具通道设计(新型分段式模具长度突破6米)
渐进式固化区结构(2025年专利梯度加热技术)
低摩擦表面处理(纳米陶瓷涂层使摩擦系数降至0.05)
以中国中车最新投产的碳纤维导轨生产线为例,模具连续工作寿命超3000小时。
2025年行业实践表明,拉挤模具的优化方向呈现工艺特异性:模压工艺追求高效率模具系统(如万华化学研发的快速换模装置),而连续拉挤则聚焦智能化模具(如哈工大开发的实时形变监测模具)。正确理解这两种工艺对拉挤模具要求的本质差异,将成为企业突破复合材料量产瓶颈的关键。
-
上一篇:拉挤模具拉伸比关键技术解析
-
下一篇:拉挤模具八大核心构造解析